加工儿菜现场。王玖华摄
寒气袭人的2月24日,湖南省双峰县印塘乡铁马山村的“大宗蔬菜农业专业合作社’’蔬菜基地,50亩儿菜和4000多平方大棚育出的辣椒等幼苗,争芳斗艳,绿意盎然 。
合作社负责人贺归春,指着田垅里的儿菜介绍:这是第二季生产的儿菜了,头季儿菜已加工成片,年前卖给了白马食品厂,净赚了36万多元。二季儿菜产量可能低一点,4月份采收后,可以与油菜水稻轮作,比种其它作物赢利多了。随后,算起了经济账:儿菜生产、加工,是全村的支柱产业,培育销售的辣椒、西瓜等蔬菜苗子,也是增收的重要财源。主要是安置了40多名困难群众就业,每人每年有几千元的收入,助推当地经济增长,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大棚辣椒育苗基地。王玖华摄
铁马山村是县财政局的乡村振兴帮扶村。“2023年6月1日,帮扶单位的主要领导,带领工作队正式驻村帮扶,召开的两支两委、帮扶工作队的见面会上,就乡村振兴、产业发展进行了谋划和布局。’’村党支部书记架运希回忆:还制订了长远的发展规划,充分发挥村里的资源优势,集聚品牌效应,做大特色产业,打造经济强村,提供动力支撑和机制保障。
经过走访调研,帮扶工作队结合全村的蔬菜产业实际情况,请来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专家,随堂座诊开“处”方,把脉问诊献良策。运用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的理念模式,引企业、联农户、抱团合作,催生村级集体经济闹得红红火火,经营实体办得热热闹闹。
引发广发蔬菜种植合社作和大宗蔬菜专业合作社,八仙过海,过显神通,全村700多亩水田,基本被他们合作社瓜分了,小‘蔬菜’,大‘产业’,集体经济收入达100多万元,成为全县有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。
2024年,贺归春的200亩辣椒,50亩儿菜的蔬菜基地,好不热闹:县财政局、乡挂点领导,驻村帮扶工作队,村支两委干部,隔三差五地围着基地看一看,转一转,问一问,拍板解决土地流转,蔬菜销售等困难与问题,撑起了种粮大户的“保护伞”。
“儿菜加工,幼苗栽培,干活轻松,赚得稳当,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。’’石梅英大娘说:“每天100元的工资,中午免费供应饭菜,给贺老板打工划得来。’’
王曙光 王玖华 肖俊波
推荐阅读: